ps:感谢虫”与“yayayan”分别投出的两张月票,顺便求一下推荐票^_^
不过由于日纵动身较早,当时这20万日军还未出动,所以这一可选任务是日纵已经南渡淮河之后,胡卫东才临时起念,通过十五军军指的电台向日纵发布的(日纵为了避免引起日军注意,一路上都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状态,轻易不敢对外发报,不过接收电报还是可以的。),因此他对蚌埠当时的情况其实并不十分清楚,所以才将其定为可选,而没要日纵一定将其完成。
立功心切的白石智久很自然地决心完成这个最难的任务,但在部队来到蚌埠附近并了解到那20万日军虽然已经走蚌埠大桥全部北上、但蚌埠守军依然有不下2万兵力(包括一个新近入驻的三单位制增设师团和原有的一个守备队,以及城内的警察、宪兵和那20万北上日军中因为伤病而被迫留下的一些鬼子。)之后,他的不少部下都明显有些缺乏信心。毕竟日纵的基本编制也就5000多人,战前虽然新增补了000多名完成了思想改造并初步编训过的日军战俘,令日纵的兵力增加到接近于一个日军特设师团的水准,但明显还欠磨合,野战对付2万日军还有把握,但要攻城的话,难度可就大得多了。加之蚌埠南北都有远比日纵兵力多得多的大股日军,而且蚌埠坐拥津浦线之利。一旦蚌埠遇袭,他们肯定会迅速来援。到时候日纵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白石智久一开始也一度有点犹豫,但是他通过望远镜注意到蚌埠外围的日军之中竟然有一些明显还没有成年的少年鬼子兵后,登时就意识到日本的兵源已经开始枯竭,顿时信心大增,要知道日纵的官兵素质可是不逊于抗战初期日军常设师团的,同样是2万多人,身经百战的老兵打那些估计就连训练都未完成的娃娃兵,还不是手到擒来?而且抗战前期日军士兵的挑选标准也明显高得多。不像现在只要能够拿枪的都被输红了眼的日军大本营往军队里塞
信心大增的白石智久当即将自己的发现说给部下听,而且还故意把日军少年兵的年龄说小了两岁,“十五六岁”变成了“十三四岁”,反正这点年龄差距考虑到发育早晚的差异,在外表上还真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就算谎言被人戳穿他也可以辩解说是“没想到他们发育得那么晚”。经过白石智久的一番忽悠,原本还有些不安的日纵官兵顿时就像吃了个定心丸。求战之心空前高涨起来。
其中尤以联队一级的干部最为积极,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战如果得手,再次立下大功的日纵即使是正常编制也肯定会扩充到日军常设师团的程度,也即是说目前师团下面直接就是联队编制的日纵将会多出两个旅团的编制,而这一战的表现将成为确定未来旅团一级干部人选的重要依据。而那些联队副职也因此有机会转正,各自腾出来的空位也都等人填上,但这些职位具体落到谁的身上,同样得这一战的表现,也难怪那些干部个个战意高昂了。此外。中国战友们又一次取得了重大胜利,加之日军兵源逐渐枯竭的迹象。使得大家对于打回老家去、解放全日本的信心空前高涨,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为防万一,白石智久在进攻发起前还打开了电台向胡卫东汇报此事,胡卫东当即表示会让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游击队与几个独立团尽力阻挠日军援兵北上,日纵攻入蚌埠之后不久,胡卫东甚至还将此事知会了昔日的老部下、建立了浙苏皖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问他愿不愿意跟着吃肉
胡卫东之所以给予日纵如此超规格的支持,固然是出于他对这支“日奸”部队的特别重,更是因为日纵从抓住的战俘口中得知离开蚌埠北上的日本华中派遣军第2军20万人在出发前不久突然临阵换将,由十几天前刚刚调任第6师团师团长的石原莞尔出任新的司令官
众所周知,石原莞尔这位日本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天才战略家与这几年来官运亨通的东条英机一直有着很深的矛盾,后者因此想尽办法排挤打压石原莞尔这个虽然在日军中下层官兵当中威望甚高、却因桀骜不驯而很不讨那些高级将领喜欢的后辈和下属,以致于石原莞尔一度只挂了一个虚衔而整天无所事事。
本来如果情况继续下去,石原莞尔很可能会像历史上那样郁郁而终,但是这个时空却因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屡遭败绩的缘故,裕仁天皇不禁又回想起当年石原莞尔一次又一次的天才谋划,而日本军中要求石原复出的呼声更是日渐高涨,以致于石原莞尔比历史上更早地成为了重建的第6师团的中将师团长(注)之后,仍然有很多人呼吁天皇和军部不要大材小用。而这两年来飞黄腾达的东条英机虽然比历史上更早地成为了位高权重的陆军大臣,但却因为晋升太快而根基浅薄,不敢像历史上那样独断专行,可他又不愿石原莞尔得到重用,这该怎么办呢?
东条英机虽然因为军事上平庸无能而被石原莞尔蔑称为“上等兵”,但是算计人的本事却着实不差,在他想来,石原莞尔纵然才华横溢,但如果将他去干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只怕也未必能有多么出色的表现吧?尤其此役的对手还异常强大,搞不好这第一战打下来,石原莞尔就成了“日本赵括”
注:历史上石原莞尔担任这个职务之后,由于东条英机从中作梗的缘故,致使石原莞尔一直没有机会上前线,直到后来再次进入预备役并很快退役,但这却也令其免于战后审判,不过一向自视甚高的石原莞尔却对于自己没被定为战犯而耿耿于怀,最终郁郁不乐之中得了膀胱癌,不久便病死了,也算是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葩了